(徐明珠、李育昀、叶恺倪/报导)由佛光山教团系统大学规划、佛光大学承办的「第七届佛教大学校长论坛」于11月4日开幕,为期四天。佛光山教团系统大学总校长杨朝祥在受访时回顾论坛创办的初心,指出此论坛起源来自星云大师推动佛教教育的宏愿,希望以佛法进化人心,结合全球佛教大学的力量,形塑具人文关怀与国际视野的高等教育共同体。
向来以实体方式举办之大学校长论坛先前曾因疫情关系被迫中断,并于第五届采线上与实体并行方式举办,杨总校长提及,那一届可说是论坛发展的重要转折点,不仅开启了全新的交流方式,也带动大学教育朝国际化、在地化与科技化前进。他强调,从疫情的限制中孕育的「混成式」模式,反而展现出更大的弹性与包容性,不仅论坛如此,AI辅助教学也将成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随着时代变迁与科技革新,论坛主题持续演进:从早期的道德教育与高等教育国际化,到此次结合「AI与佛学教育永续发展」的议题,充分体现佛光山教团系统大学「与时俱进」的教育理念。杨总校长指出:「科技与世界都在变,大学自然要随之而改。佛教大学也必须顺应时代潮流,让佛法与科技融合,才能让教育更具生命力。」
面对AI快速发展的挑战,杨总校长表示,AI虽具颠复性的潜能,但科技再进步,也离不开「以人为本」。他指出,AI在大学教育中主要影响三个层面:其一是AI软硬件与系统的专业研发;其二是各领域将AI融入专业应用以提升效率与创新;其三则是现代人必备的AI素养培育。他认为,佛教所倡导的「人本」与「全人教育」精神,正是引导AI发展的重要依归,使科技成为助力人类进化与社会善化的力量。
在谈及论坛整体发展助益时,杨总校长表示,论坛活动促成各单位与世界各校签订合作意向书或协议,拓展了国际夥伴关系,并深化佛法与学术的连结。杨总校长认为,透过论坛此一平台,能够让佛教扎根于大学校园,吸引更多年轻学子投入佛教行列,为佛教的年轻化注入新活力。
展望未来,杨总校长期许大学校长论坛持续扮演「链结与共创」的平台,让各国佛教大学共享经验、互相借镜。「站在别人的肩膀上,我们能看得更远;如果人人都愿意成为他人的肩膀,世界充满了希望。」杨总校长发人深省地指出,「论坛虽是学术活动,但长远来看,对世界和平、人心净化皆有实质贡献。」